网络犯罪活动猖獗 ! 这些刑辩律师如何看?
小蚂蚁支招啦
202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新闻发布会,通报自2019年以来,检察机关共起诉网络犯罪案件5万余件14万余人。其中,2019年以来,检察机关共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案件1.1万余件2.7万余人。
据介绍,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上升迅猛,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以年均近40%的速度攀升,2020年更是达到了54%。
蚂蚁刑辩团队未雨绸缪,在2020年2月就成立了网络计算机类案件辩护组。面对如今网络犯罪高发的趋势,今天小蚂蚁决定专访辩护组的几位律师,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小蚂蚁Q1:近年来,网络犯罪高发,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答:首先,很多犯罪分子觉得网络犯罪隐蔽性程度较高,于是铤而走险选择犯罪网络化,但实际上网络犯罪的隐蔽性程度并不高,犯罪网络化后,所有的犯罪证据都会在网络上留痕,网络犯罪更容易被侦查到。
其次,网络黑灰产业迅速发展,犯罪变得更加简单。
以前的犯罪分子,收集一条个人信息都很困难,现在的犯罪分子只需要花费10来块钱,就可以从黑灰产业那边买到几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身份证等资料,都可以在网上买到。
技术含量很高的犯罪网络化后,根本不需技术,每个人只要完成犯罪环的一个细分环节,就可能完成一个犯罪,不需要提前认识与联系。比如,只负责接电话或只负责银行卡转款,就可能完成一个犯罪。
当前阶段,网络犯罪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链内分工细化,犯罪门槛降低,模式规范,可相互借用,手法统一,培训简单,繁殖能力极强。在整个网络犯罪产业链中,分工呈现精细化,如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注册虚假账号、收集手机卡和银行卡、制作虚假链接和网页……,不同任务,由不同的人负责,犯罪分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所需要的环节进行组合,继而实施特定的犯罪。
另外,通过网络获得巨额非法利益,变得越来越容易。以前的犯罪,基本上都是一对一,而犯罪网络化后,犯罪针对的是一对N,一个犯罪分子可以同时针对多个被害人进行犯罪,犯罪分子掌握了大量的被害人姓名和电话,面向全国各地的不特定人士打电话,他们电话拨打的次数越多,成功概率就越大。
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家在网络犯罪领域多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打网络犯罪,各级公安机关也喜欢办理网络类犯罪,因为这样的案件证据好收集,也好完成指标任务,因此,在数据上也会呈现出较大的增幅。
小蚂蚁Q2:网络犯罪,目前主要是指哪几大类的犯罪?
答:网络犯罪主要是指利用网络、针对网络和在网络空间进行的各种犯罪,包括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赌博、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
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犯罪数量最多,诈骗犯罪发案量大幅增长。
小蚂蚁Q3:可以给我们简单列举下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吗?
答:目前,我们通过对相关数据和案件类型的统计,发现如下十类网络诈骗比较常见:
1.冒充公检法诈骗;2.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3.兼职刷单类诈骗;4.冒充熟人领导电话诈骗;5.冒充网络客服退款诈骗;6.冒充老板(亲友)诈骗;7.网络招嫖诈骗;8.投资理财诈骗;9.征婚交友诈骗;10.机票改签诈骗
小蚂蚁Q4:网络犯罪和其他犯罪相比,呈现出的特殊之处在哪里?
答:我们通过对相关犯罪的特点进行比对与分析,主要特点有如下:
1.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很多网络犯罪分子线下布点,与线上相结合,骗取老百姓信任。
2.境内和境外相结合;上下游犯罪常常分处于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犯罪分子相互并不认识,仅通过网络联系和交易,犯罪分子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终端机,就可以通过网络上任何一个站点实施犯罪活动。
3.网络犯罪手段方式交织升级;据最高检不完全统计,当前网络诈骗手法多达6大类300多种,而且还在不断“推陈出新”。
小蚂蚁Q5:可以预测下未来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吗?尤其在疫情前提下?
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5G网络的普及,网络犯罪肯定会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超过传统犯罪数量;
举个例子,在疫情下,很多老百姓足不出户,生活和娱乐都搬在了网上,尤其是2020年初的时候,“口罩”诈骗类案件就出现了不少。
小蚂蚁Q6:我们有哪些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
答:在之前办理的苏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中,我们仔细梳理了13万余条公民信息,通过筛选掉重复的号码,再对剩余的部分逐条核对,打电话过去看是否是空号,最终筛选掉大部分无用的信息、空号、换机主或者是重复的号码,最终,被告人获得了缓刑。
李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中,检方指控:被告人李某于2014年至2015年利用互联网发布被其植入木马程序的“鬼影攻击器”等软件,图谋控制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这个案子中,我们抓住检方证据漏洞,服务器的购买时间为2015年1月9日,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告人李某拥有其他服务器。而被告人于2015年1月16日被羁押,购买服务器与被羁押只有一周之隔,没有时间完成入侵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行为。因此,我们认为检察院的指控明显证据不足,最终被告人获得了缓刑。
蚂蚁刑辩团队拥有很多计算机网络方面专业人才,面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我们专门成立了网络计算机类案件辩护组,计算机网络方面,蚂蚁刑辩是专业的。
温馨贴士:
蚂蚁刑辩团队在此提醒,请普通社会公众在网络活动中,一定要注意提高防范意识,不盲目跟风投资,不随意交友,更不要随意下载软件,和所谓的美女“裸聊”,注重个人信息保护,防止人身财产受到侵害。
下一篇::【刑辩利器之法庭发问】理念篇——发问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