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日中天到锒铛入狱,健力宝的创始人做错了什么?
作者/张志华律师
来源/蚂蚁刑辩团队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国有企业需要面对的市场环境愈加复杂,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不仅是新的发展机遇,更是复杂而多变的经营风险,其中大部分风险都有可能转化为法律风险。
曾经享誉全国的大型企业,却因过快扩张、多元化投资、混乱经营等经营风险,最终演变成企业的阿克琉斯之踵,倒在时代洪流面前。
一位传奇的企业家,凭借自身毅力、商业智慧、人格魅力,披荆斩棘的创造了一个饮料行业的奇迹品牌,却由于忽略决策、错误投资、财管缺位等问题,最终走向人生的悲惨败局。
这家企业,曾经有过一个厉害的知名饮料品牌——健力宝,而这位企业家,正是健力宝的创始人——李经纬。
01
长风破浪会有时
“东方魔水”萌芽起
1939年,李经纬出生于广东省三水县白坭镇。
其父死于战乱,母亲过世后,年幼的李经玮开始四处打零工讨生活。他擦过皮鞋,修过水电,在印刷厂当过工人,遍尝人间苦楚,李经玮养成了一种“亲下不亲上”的特性。
在印刷厂期间,李经玮学会了认字,当上了副厂长,得到了三水县武装部一位领导的赏识,后被提拔到县体委当副主任。
据周围人回忆,李经纬为球员们提鞋,为球员们的吃饭问题绞尽脑汁,却不愿意花费精力维护上级领导关系。这种“亲下不亲上”的特质,陪伴着李经玮一生,也为他今后失势下狱埋下了伏笔。
1973年,李经玮被排挤到濒临破产倒闭的三水酒厂当副厂长。李经玮的表弟区盛联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旧会唏嘘不已:“当时厂里只有几口米酒缸,地也是不平的,客人来了只能坐条凳,连个靠背椅都没有”。
为了给“小破厂”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李经玮背着米酒走遍了佛山、广州的酒楼,挨家挨户推销。正是由于某次广州出差,李经玮第一次喝到了可口可乐,开始萌生了做饮料的念头。
02
从0到1.3亿
一举成名天下知
1983年,李经玮结识了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并全力支持他进行运动型饮料研发,经过上百次试验,一种集口感、营养、微量元素补充于一体的运动饮料“健力宝”终于研制成功。
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李经玮确定了“健力宝”这个品牌名称,找人设计了Logo,完成了工商注册。
看似万事俱备,可是易拉罐从何而来,罐装生产线又在哪儿呢?
李建伟四处奔波游说,先是说服一家香港企业为他定制量产健力宝的易拉罐,又找到深圳百事可乐公司,借用百事可乐的生产线进行罐装。
不久,200箱健力宝出现在了亚足联的会议上。
在这之后,健力宝成为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出征饮料。
那时候的中国,迫切需要用奥运这样的盛会来彰显大国自信,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击败了东道主美国队,让中国人民大大重拾了民族自信。
女排姑娘们喝的饮料“健力宝”,被日本媒体称作“中国魔水”。“中国魔水”与“东方魔女”交相辉映的场景,极大满足了一个刚刚回归国际舞台的东方大国的心理。
奥运军团出征前,健力宝的销量为0,而洛杉矶奥运会结束后,健力宝实现了345万元的销售额。第二年,1650万元。再下一年,1.3亿元……
健力宝,就这样,一举成名天下知。
03
云横秦岭家何在
呕心沥血马不前
当时的健力宝,仍然是三水县的企业,政府持有75%的股份,李经玮只是企业经营者。
在政治序列中,李经玮只是“科级干部”,级别最高时也只是副处级,受政府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虽然打拼出了健力宝,但产权不是他的,生杀大权仍然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
可是,李经纬常常只看市场脸色,做决策时很少上报,这让三水县的官员们很不满。
三水县的一位书记曾说:“不要一直提李经纬,健力宝是政府的财产,我才是健力宝的大老板。”
事实上,世人只知李经玮,不知三水县。这种情形,确实不是每一个掌权者都能宽容以待的。伴随着健力宝的声名远播,李经纬与三水市政府的矛盾日益恶化。其中,中层干部的任免权和健力宝大厦的落成,将这种矛盾摆上了明面儿。
为了拉高就业率,三水县政府规定,健力宝的员工中,必须至少有45%的比例是三水本地人。
李经玮打过这样一个比方:
健力宝就好比是一张四角桌,一条腿是行政上级机关,一条腿是行事涣散人浮于事的企业中层领导干部,这两条腿很不稳很容易垮,我的这点老本也是很容易吃光的。
政府插手人事的结果是,企业内部复杂的裙带关系,还有懒散松懈的管理。
04
眼见楼起楼又塌
宾客散尽出悲剧
1997年,38层高的健力宝大厦在广州落成,李经玮与三水县政府之间的矛盾彻底恶化。
当时,三水县政府了解到李经玮打算到广州找地盖楼时,曾规劝其在三水当地找个地方建,或者盘下三水银苑大厦,还可以给些政策扶持。
没曾想,李经玮直接拒绝了。
这让政府认为,李经玮是想逐步把健力宝的资产往其他地方转移,慢慢把三水变成一个生产基地。此后,政府加大了对健力宝资金的掌控,健力宝集团每上一款产品,每动一笔钱,都必须经过三水县政府审批。
向来行事独立,亲下不亲上的李经纬对此极为反感,双方唱起了对台戏。
广州健力宝大厦总投资高达8亿元,而当年健力宝的利税还不到5亿元。此时,面对饮料行业各路诸侯异军突起,健力宝主业不济,再无余利投入市场,加之随后爆发的亚洲金融海啸,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衰退,健力宝的运营状况雪上加霜。
伴随着营收下滑,整个三水县陷入了财政困境,甚至连公务员工资都开始拖欠。
05
十八载辛酸过后
罪名远比成功容易
李经玮获罪,起因于筹备上市过程中的一个插曲。
2000年左右,健力宝改制,为集团上市做准备。此时,集团工会账上还趴着一笔4000万的职工福利基金。李经玮和另外四位集团高管特为此召开了一次领导班子会议,会上讨论,决定用这笔钱为与会的五位高管和集团全体职工购买保险,这也是三水当地公司颇为流行的职工福利方式。
月底,饮料厂从工会账上支出一千多万为李经玮和四位高管购买了养老和重大疾病险。2001年,职工福利基金账上剩下的三千多万元直接发给了全体职工。
2002年10月,李经玮被举报,案发。9年后,2011年8月29日,佛山中院在医院开庭审理了李经玮涉嫌贪污一案。
2002年10月,因涉嫌贪污犯罪,李经玮被罢免了全国人大代表;
2003年,李经玮案移交佛山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而直到2009年才被提起公诉;
2011年,佛山中院在广州珠江医院“临时法庭”进行了约两个小时的庭审,李经纬坐在轮椅上接受审判;
三个月后,该案一审宣判,李经纬以贪污罪获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15万元。
虽然,所有决策都在集团里公开走了程序,没有任何隐蔽性手段,但是,职工福利基金是否属于公共财物或是国有财产?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会是否有权决定给全体职工买保险?这些界限,实在是很难把控。
佛山中院认为,李经玮受国家机关委派到任职单位从事公务,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在从事公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伙同他人将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一审判决,李经玮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15万元。
判决一出,李经纬并未上诉。
2013年4月28日下午,李经玮在家乡病故,享年74岁。
06
写在最后
转型中的健力宝,缺乏一套完善的法人治理体系,企业经营者对依法治企的认识不够,进行决策时,仅凭借主观判断做决定,很多时候违法违规了还全然不知,导致企业处于高风险状态。
此外,松散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薄弱的法律事务管理能力和粗放的合同管理水平,都直指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需要注意到的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防范发展还较为迟缓。
截至2016年底,我国仅有3021家国有企业建立了总法律顾问制度。但是,企业内部的法务工作者,不少难以有效指导法律事务及管理企业风险。
国有企业对法律风险的管理主要为事后救济,并未真正找到法务融入业务的切入点,对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风险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不当处置,引起严重后果。
正因如此,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聘请专业的外部法律顾问,是推动企业步入依法治企轨道,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李经玮本人思维活跃,不受限制,有很多突发奇想,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获得成功,为健力宝开创了不少先河。
但在之后,他仍然坚持“亲下不亲上”,只听从市场,拒绝维护政企关系,导致企业内部山头林立,各种利益之争愈演愈烈,终于在日趋激烈的饮料市场竞争中,彻底掉下队来。
蓦然回首,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傅高义所说,健力宝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缺乏现代效率、管理、组织等概念的情况下,通过李经玮个人能力获得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是难以为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