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辩利器之法庭发问】技术篇(五)——发问如何好看、完整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7日  作者:张志华律师  来源:蚂蚁刑辩原创

编者按:本次刑事庭审发问技巧音频课件共分为五大篇章,分别为理念篇、结构篇、技术篇、礼仪篇和总结篇,本音频是技术篇的第五部分——发问如何好看、完整


发问如何好看、完整


为方便大家阅读,已将该音频整理成文字,文字实录如下:


发问如何好看、完整


第五部分主要讲法庭发问如何好看、完整。法庭发问的过程就像导游一样,有图像、有声音、有路线、有节奏。法庭本来是要由法官主导的,一切的庭审要听审判长的指挥,但是在发问环节,审判长把这个权利已经交给了你,你就要主导这个发问环节,有节奏、有路线的进行下去。例如:


大巴车停在苜蓿园大街地铁站门口的停车场,导游请大家下车,然后举起旗子,说到:我们到了5A级景区—中山陵景区,该景区有什么风景有什么特色,然后我们接下来的行程路线和景点怎么安排?怎么走?


这样按着行程一路走下来,在走的路上导游就会介绍每个景点,说到:


这是什么历史古迹,明孝陵里埋的是朱元璋,朱元璋的个人事迹是什么?它的坟墓为何是这样的形状?它有什么寓意?为什么中山陵是倒钟形的?它背靠着紫金山,面朝着什么?它有什么寓意?当时是怎么设计的?孙中山的灵柩是怎么从北京运回来的?


这样一个过程下来感受最深的就是旅客,让听的人有一个旅游的感觉,让听的人觉得很有意思,在这样的过程中全部把这些细节加进去,才能显得这个很枯燥乏味的这个台阶和陵墓才有意思。


你只带着这个队伍从这个台阶底下走几百节台阶上去,到达陵墓里面。在陵墓里面转一圈下来又有什么意思?什么细节都没有?因此,导游可以告诉游客,这个台阶分三层,每一层多少节?一共多少节?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意思?为什么南京市有中山东路,中山北路?为什么汉中门大街不叫中山西路呢?


这都是有故事的,因为孙中山的灵柩从中山码头抬上来,走中山北路到了新街口,然后走中山东路,上了紫金山,他走到这路线就叫中山路,所以说我们的中山路它是这样子形成的,把这些都加进去,让人有一个旅游的感觉。


我们在法庭发问中也是这样的一个原理,要让法官完全按照你的主导,把你的整个的辩点在法庭发问中体现出来,这时候就要有暖场、有开场、有引导、有转承、敲黑板、划重点、有总结。比如:


你在看欧美的一些电影中,他给证人发问的时候,他不是说证人怎么样,他说:老伯,你今年多大年龄了?


因为是一个年龄有七八十岁的一个老人来作证的,他要和颜悦色地给他讲,老人是第一次到法庭,很多老百姓对法庭他是不了解的,一般在法庭上就吓的战战兢兢的。这就是一种暖场、关心,这样问其实和案件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进行一个距离的拉近,让证人对你有好感,你后面的发问才能进行下去。然后紧接着问:


那天你在现场看到了什么?你的视力还行吧?


你这样子来引导他,引导时专业术语尽量少用,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一个专业术语,其实对于不熟悉法律的人,他是很难理解的。比如:


就一个笔录、一个供述,我们认为笔录就是供述,供述就是笔录。但是我的被告人他就认为笔录和供述是两码子事情,会形成的一个误解。


还有在法庭上经常会问到,你对这个证据有异议吗?被告人说没意义,被告人的意思是指这个证据毫无意义,不要拿到法庭上来。而法官和我们听了后就以为是被告人认可了这个证据,其实被告人的回答是不认可这个证据的。那我们为何要问证人问得这么专业?你觉得这个证据是真的吗?你觉得这个证据可信吗?你觉得这个证据是什么情况?我们就应该用老百姓听得懂语言去问证人。


如果他的学历很高,他本身就是一个高知,他对这个很了解,那么我可以在发问中带上一些专业术语。你比如说问一个医生,我用一些医学专业术语可以问的,但是你问了一个其他的非医疗专业的,你用医学专业术语问他不问死他了吗?


我们现在打计算机方面的官司,里面有很多如vpn等的专业术语。要用专业术语,但是你一定要让其他人知道专业术语是什么,我们能把一个很专业的东西用一个通俗化的字眼表达出来,这才是我们的本事。


因为我们法庭发问的时候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发问对象是不停的在变化,每一个案子都不一样,我们要根据这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生活场景来判断。南方人、北方人都是不一样的。男的、女的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法庭发问时要调整我们的发问语气、腔调和用词,把发问要搞得像一场电影一样,要完整、要好看,要有画面感。


未完待续...


编辑:蚂蚁刑辩研究

团队电话:18913353326

首发:【刑辩利器之法庭发问】技术篇(五)——发问如何好看、完整

蚂蚁刑辩刑事律师微信

加团队微信咨询